当前位置:首页 > 足球新闻 > 正文

新华社:中国球迷感谢桑尼是朴素情感表达,可见世界第一运动魅力

6月15日讯 今天,新华社以“中国球迷在感谢桑尼什么”为题,对于中国球迷纷纷打赏感谢新加坡门将桑尼的现象进行了点评。新华社认为,这是中国球迷们朴素的情感表达,同时也希望凭借着晋级18强赛能让中国足球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新华社文章如下:

国足如过山车般险险挤进世预赛18强的事儿已经过去几天了,但后续还不断引发热搜。最新的新闻是,备受中国网友青睐的新加坡门将桑尼14日呼吁中国球迷停止向他捐钱,并表示将把所得款项全部捐出。

事情的经过颇富戏剧性。11晚,国足虽然0:1不敌韩国,但与国足存在直接竞争关系的泰国队在与新加坡的比赛中未能净胜三球,国足得以凭借胜负关系挤掉泰国,晋级18强赛。

当晚,“感谢新加坡”响彻社交媒体和朋友圈,多家媒体的报道直接把“感谢新加坡”写进标题。而扑出了泰国队N个必进之球的新加坡门将桑尼得到中国球迷最多感谢,热情的网友甚至翻出了他在新加坡小吃店的地址和付款二维码,大批中国网友向他转账致意。激动的中国球迷还涌入新加坡旅游局的官微表达谢意。

国足的极限逃生,出人意料地演绎成一场网络庆典和中新民间友好交流的非典型案例,包括法新社、《南华早报》在内的多家境外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感谢新加坡是应该的,毕竟新加坡赛前已被淘汰,无论丢几个球其实都无关大局;感谢桑尼是应该的,他奋不顾身的扑救将泰国队挡在了18强之外,甚至还因战术性拖延时间吃到了一张黄牌。

另一方面,国足也值得鼓励。与韩国的实力差距摆在那里,国足当晚表现出足够的斗志和竞技状态。绝大部分的媒体和球迷都认为,0:1的结果是可以接受的。如果不是国足只丢了一个球,新加坡也无法送国足进18强赛。

当然,如果早一点能表现出这样的状态,尤其是在沈阳对阵泰国队时,能更稳妥一些,我们可能就会更多感谢中国队自己而不是新加坡队和桑尼。

向桑尼打钱一事有些争议,但整体上应该是中国球迷们朴素的情感表达。球迷们想传递的,不仅是对桑尼“挽救”国足的感谢,更是对他表现出的公平竞争和全力以赴的体育精神的赞赏,互联网通行的“打赏”成为他们激动、感谢和钦佩之情的出口。

可爱的中国球迷们的情感宣泄值得理解。当然,“打赏”未必是最好的方式,而桑尼已表示会将全部款项捐献慈善,爱心的传递让此事有了一个更为温情感人的结局。

回到这次晋级本身,毫无疑问是值得庆祝的。首先国足多了10场高质量的国际比赛,也锁定了2027亚洲杯的正赛资格,避免了在接下来几年里无缘大赛的窘境;其次中国多了世预赛的5个主场,对球市、球迷和足球相关从业者的信心是一个极大的提振,对拉动足球产业、搞活赛事经济也有重要作用。

去年以来,国内足球市场一直在整体向好。中超甚至中甲中乙联赛竞技水平均有明显提升,球迷热情高涨,一票难求,毫不亚于演唱会。球市最好的北京国安主场,平均每场上座率在5万人左右。据悉,此次18强赛的主场赛事,已有不少城市在积极申办,如果国足能有上佳表现,将为本就火爆的球市再添一把火。

但愿中国足球因此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也但愿国足能如新加坡队和门将桑尼一样,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表现出绝不放弃的精气神。

另一点让记者特别有感触的地方:尽管国足不尽如人意的表现曾伤了很多中国球迷的心,但此次“国足晋级18强赛”的话题瞬间冲上某社交媒体热搜第一位,在榜时长近12小时,总浏览量3.5亿;“新加坡门将感谢中国球迷”再次冲上热搜第一位,浏览量1.6亿。

当晚,新华社驻首尔和曼谷分社的同事都在现场观看和报道比赛,曼谷分社的首席记者与后方编辑部密切配合,第一时间抢发了国足晋级的快讯。两位同事还应“中国记协”公号之邀,分别以《韩国记者:“新华,你觉得今晚结果会怎样?”》《国足出线,还有另一个现场》为题,讲述了自己当晚在现场的经历,收获不小关注。

一颗足球,不仅牵动包括媒体人在内的相关人士,更牵动亿万网民。由此可见,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的魅力;由此可见,搞好中国足球的意义所在和足球从业者的任重道远。

展开全文阅读